16.敕勒歌(南北朝)北朝乐府:引导孩子敬畏自然,开阔胸襟!
陪孩子成长的关键词
1.游牧是为了保护草原,让自然界生生不息。要让孩子懂得敬畏自然也是很重要的。
2.当人来到广袤的地方,心境也会随着开阔起来。开阔的心境与胸襟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大气。
给孩子们的书香早餐
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,其中最大的民族是汉族。我国的人口非常多,有14亿,其中90%都是汉族。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没有很多,但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、习俗,还都能歌善舞,拥有自己民族独特而好听的音乐。
维吾尔族的音乐非常注重节奏,用手鼓就可以打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的节奏。你可以听听这首《达坂城的姑娘》。朝鲜族音乐也很特别,多是民谣发展出来的,很清新、婉转、轻快。听着能感觉到丰富多彩的“长短”节奏。大家听听这首《阿里郎》就能感受到朝鲜族音乐的特点了。
《敕勒歌》是南北朝时期敕勒族的民歌。敕勒族生活在我国北方大兴安岭附近,是一个游牧民族。游牧民族就是生活在草原上,移动放牧,没有固定居住地的民族。隋唐以后,因为战乱,敕勒族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,真的很可惜。但是他们的音乐却经历千年的战火,留存下来,成为文化中的瑰宝。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,我们一起骑着马,在歌声中去领略那种独特的草原风光。这首敕勒族民歌,至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,无论何时读来都朗朗上口,回味无穷。
诗歌的前两句“敕勒川,阴山下。”告诉我们敕勒族的居住地是在阴山脚下的平原。阴山在内蒙古的中部,内蒙古现在是我国的一个省。阴山连绵不断,山下地势却很平坦。敕勒族人民就生活在这片辽阔的草原上,过着跟随水草生长而迁移的游牧生活。开篇这简洁的6个字,唱出了北方原野的高远辽阔。
抬头一看,天空无穷无尽。所以歌中讲到“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”在牧民们看来,天空就像一个大大的蒙古包,笼罩在这四周原野之上。这两句既写出敕勒族民的生活特点,也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,画面壮阔。这种美景,让人既惊叹又舒服。
牧民族日常的食物主要来自牛羊,牛羊主要吃草。为了能让被牛羊吃掉的草地及时得到恢复,牧民们通过春夏秋冬不断迁徙,就是搬家,让各处草场上的草得到休养,下一年牛羊才能有草料吃。
我们站在草原中间向四处眺望,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”草原上,草长得很高,风一吹,就会弯下腰来。那些低头吃草的牛和羊就显现出来了。诗人用“苍苍”、“茫茫”这样的叠词来突出天空的宽广,草原的辽阔。叠词在诗词中使用非常多。比如我们学过的柳永的《雨霖铃》“念去去,千里烟波,暮霭沉沉楚天阔”,苏轼《江城子》中的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,这些叠词的运用会让诗词读起来更加琅琅上口,声声悦耳,也让表达的意思更加确切和形象。就像这里的“天苍苍,野茫茫”,让我们一下就能想象到草原的广袤无边。
你也可以用叠词写作文、写日记。比如写打扫卫生非常干净,可以说干干净净;如果你非常着急干什么事,可以说急急忙忙。
在古代,各个民族的语言可能不同,彼此之间是很难交流的。但是音乐却没有限制,也是可以穿越历史的。不管一段音乐是来自哪个地区,来自多久远的时代,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情绪和意境。快乐的音乐让人心情愉悦;悲伤的音乐会让人潸然泪下。跟着婷婷姐姐一起唱古文吧,在不同的音乐中,感受诗人的心情,诗词的意境,等你长大以后一定会感谢音乐的一路相伴。
最后,让我们在歌声中,再一次去草原上驰骋,一起放声歌唱吧!
和孩子们一起探索
1.爸妈可以带着孩子去草原走上一走,骑骑马,感受驰骋的快乐和开阔。
2.爸妈可以让孩子画一画心目中的草原、骏马。
给孩子们的小百科
1. “穹庐”:是指蒙古包,它是游牧民族日常居住的住所。蒙古包像一座小山丘,中间隆起,四周垂下。如图所示:
2.叠词:就是用同样的字来组词,比如苍苍、茫茫、辛辛苦苦等。
亲,欢迎来到神奇的纳米盒,为孩子开启新视界!
- 微信里搜索公众号:纳米盒
- 用微信扫描左下方二维码关注纳米盒
- 手机扫描右下方二维码下载纳米盒APP
- 电脑浏览器访问https://namibox.com
纳米盒专注小学生课内辅导与成长教育,愿这个神奇的小盒子陪伴您的宝贝共同成长。因为有你们,所以有我们!
![]() 关注微信号
|
APP下载
|